奧丁丁體驗舉辦了「新手登山入門講座-單攻人生第一座百岳」
現場邀請了具有十多年登山經驗的專業登山嚮導范丞豐及Gregory品牌蕭海龍講師
來為大家解答新手登百岳的迷思,以及最重要的行前訓練、登山裝備該如何準備。
小編為大家擷取了當天講師們的演說精華,相信這篇筆記內容可以幫助更多對登山有興趣的朋友
了解登山前該知道的知識與注意事項喔!
▲新手登山入門講座-單攻人生第一座百岳。(圖/奧丁丁體驗)
范導分享了自身觀察到的登山狀況,發現近期發生山難的狀況很多,8/15~8/30范導就身處南湖大山內
就發現到幾乎天天都有直升機飛往南湖大山。
會發生山難的狀況,主要是很多人的準備沒有做足,因而造成各種狀況的山難事件。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范導建議大家最好在登山之前就能做足準備,了解要前往的山系環境及路線,才能避免發生山難機率。
主題#1 百岳由來
台灣百岳的由來
山友們口中所稱的「台灣百岳」為民國61年成立的百岳俱樂部
從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中挑選出的一百座高山(其中六順山、鹿山不到3000公尺)
挑選的原則為山岳須超過三千公尺,並以有山名、有三角點的山為優先,目的是為了推廣山林運動
並且特意挑選各個難度的山,希望能讓更多人可以有機會參與台灣百岳的攀登。台灣百岳一覽表請點我
▲以前的山友多以百岳為目標,近年則是多以挑戰自己或是單攻某座山為主。(圖/Shutterstock)
主題#2 認識台灣的高山環境
台灣的高山環境|氣溫
台灣的山春夏秋的差距不大,玉山排雲山莊七八月溫度約5度到6度,冬季一二月約2度到3度。
裝備準備上會建議分三季及雪季,而溫度的推算可以以簡單的國中裡算做計算:海拔每上升1000公尺下降6度。
而衣物的準備由於每個人的體感溫度不一樣,要根據自己本身怕不怕冷或怕熱來當作基準往上增減準備的衣物。
另外心得分享文章要多看幾篇,因為心得是主觀分享,很多時候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身上。
▲登山前需做好準備,才能避免發生山難的機率。(圖/奧丁丁體驗)
台灣的高山環境|山陡谷深
結論:絕對不能跟著溪谷走。
台灣的地形非常特殊,可以用「山陡谷深」來形容,而這樣的地形也造成了很多山難沒辦法救回來。
應該有很多人都很喜歡觀看國外的野地求生等節目,在這些國外的節目中常常說當你迷路時可以跟著溪谷走
這樣的觀念在國外可能是對的,但是若搬到台灣的高山之中就非常不適用。
▲范嚮導親切的解答學員們的問題。(圖/奧丁丁體驗)
主要是因為台灣高山的地形很陡峭,在很多山林中若沿著溪谷走就會碰到瀑布,因此可以發現台灣的高山地面高度差很大。
因此當你迷路時,若是往溪谷走時,常常會發生地形太陡與溪谷邊常有大型的岩石
加上溪邊常出現溼滑的青苔,因此在往溪谷走時非常容易受傷,而在走到溪谷底部時發現無路可走
也常會因為攀爬不易而不易爬上來和受傷,因此在實際的山難救援狀況時
很多人被找到時都是在溪谷底下被發現,自身的狀況常常因為受傷而動彈不得。
▲中央山脈南湖大山的U型谷。(圖/Shutterstock)
台灣的高山環境|風寒效應 WindChill Effect
風寒效應指的是「在不同風速環境中,人體實際感受到的溫度與溫度計測得的數值並不一定相同」。
而暴露在風中的皮膚會感受到比當時氣溫更冷的效應。因此很多人都會覺得在山上吹風,體感溫度會特別低。
因此在登山時,最好不要讓風直接吹在皮膚上,在衣物的選擇上也建議要穿長袖、薄的、不要刷毛
最好選擇方便穿脫的,才可以隨時增加或減少衣物。
▲台灣的高山環境相當特殊。(圖/Shutterstock)
主題#3 破解百岳3大迷思
百岳3大迷思|越高越難爬?
NO!很多很有名氣的山,因為名氣大所以有被整理過,相對來說反而比較很好爬,也會有比較多的後勤資源。
很多中級山反而比玉山更難爬,因為路況沒有被整理,加上台灣的中級山高山因為海拔高度高
容易有高山症的問題,因此最好的路線安排是前一晚先到山下附近住宿休息
隔天再上山,經過充分的休息後比較不容易有高山症的狀況。
👉 登山小知識:山岳分級是用高度分類,山的高度不代表難度。
郊山:1500公尺以下。
中級山(或稱中海拔山):1500~3000公尺。
高山:3000公尺以上。(台灣有268座)
百岳3大迷思|玉山一定要抽籤?
以前不一定要,但是現在一定要!玉山有前五後四的說法
玉山的主、東、北、西峰都要抽籤,玉山單攻也要抽籤,目前只有玉山前峰不用抽。
百岳3大迷思|上山可以洗澡?
山上不能洗澡,也不建議洗澡!尤其是位處於高海拔的山上,因低氧低壓的環境
很容易有高山症(除非在當地住了一陣子)。
基本上在台灣高山爬山都不建議洗澡,尤其是頭部不要碰到水,碰到水之後七八成會出現高山症。
台灣夏季高山氣溫五六度,不容易有黏膩感,不會難受,所以不用擔心沒洗澡會不舒服。只有到了山下(20~30度)才會有粘膩感。
主題#4 登百岳行前訓練
▲先從住家旁郊山開始練起吧!圖為新北孝子山。(圖/Shutterstock)
百岳行前訓練|從郊山走起
每週背10公斤,走7~8小時的郊山。
用爬山來練爬山是最好的,若是沒在運動剛開始可以先背5公斤
會建議走7~8小時是因為每天爬山的時間大概就是這麼長,平常就達到長時間的體能訓力在實際上山時會很有幫助。
百岳行前訓練|慢跑訓練
▲慢跑能有效提升心肺能力。(圖/Shutterstock)
很多人都會推薦透過爬樓梯來做訓練,但是范導建議可以採用「慢跑」來進行體能訓練。
主要的原因是爬山是持續性的、耐力、配速跟調整,比較不講求爆發力
因此爬樓梯反而不適合,慢跑可以半小時到一小時,可以訓練到腿力、持久力、登高山比較重要的心肺。
爬樓梯屬於瞬間訓練,爬樓梯時的瞬間訓練強度比爬百岳還要強,在登山時從一開始就要調整呼吸跟步伐
尤其是剛開始的登山時的步伐要小,但爬樓梯則是每一步都是跨大步,訓練十分鐘左右就累了,這樣反而不OK。
百岳行前訓練| 其他訓練
平常可以進行個人化的心肺訓練,騎單車、游泳(以有達到喘的程度)
若本身有在做個人化訓練,訓練可以增強,持續讓自己喘。
照以上的訓練方式,約三個月就可以去挑戰玉山或嘉明湖。
▲登山前建議要做好體能訓練與準備。(圖/Shutterstock)
主題#5 登山包如何挑選
▲一定要挑選符合個人身形的背包。(圖/奧丁丁體驗)
如何選擇合適的背包容量?
背包的公升數:就跟行李箱一樣,去不同的地方跟天數需要不同的大小
因此包包的容量選擇剛好最好,太大、太小都不好。
太小不夠裝,太大裝不紮實易晃動,影響舒適度。
👉 基本原則:
50L以上:3天以上登山健行行程、長天數背包客旅行。
30~50L: 1~3天登山健行行程、3-5天的旅行。
30L以下:單日行程/日用。(6小時內行程)
👉 從行程路線、地點預估所需時間:評估帶多少:食、衣、住、行、育、樂、基本必需品。
1.天氣
2.季節
3.環境溫度
4.路況難易程度:地形、路跡…步道、傳統、探勘、溯溪。
5.水源
6.住宿
7.人數
👉 單攻與兩日輕裝備:
背包:單攻20~40L,兩日30-50L。
必帶:水、行動糧、簡易午餐、雨具、頭燈,排汗衣、羊毛襪、保暖衣物、簡易急救包、個人基本用品。
▲不同的登山行程與天數需要不同的大小的登山包。(圖/奧丁丁體驗)
登山包背長如何測量
▲如何測量適合的背包身形。(圖/蕭海龍)
要如何挑選登山包,對於登山新手來說是一件非常苦惱又很重要的事
畢竟登山包好不好背對於整個行程來說影響頗大。
這裡就要教大家怎麼看登山包適不適合你的身高和體型喔!
登山包就跟衣服一樣,有分尺寸,而男女的臀胸肩尺寸也不一樣
因為要符合每個人的身形所以要有不同的設計,實際體驗就會知道有很大的差別。
選背包不是看身高體重,而是看背長。歐美人的身材比例
上半身通常略長於亞洲人,所以背長通常相對較長。
但每個人身材畢竟不盡相同,同樣身高的人,背長也會不同,所以最好還是實際做測量。
一般來說,需要背重裝的背包會有臀帶,重量比較輕的可能臀帶就是用織帶
使用織帶會比較沒有包覆力,主要是穩定用的,因此沒有分力的作用。
登山包要非常服貼身體曲線,基本上不會有重量,好的背包要做到軀幹負力70%,
剩下30%在肩膀,背包調整好登山會比較輕鬆。
人的脊椎有32節(包括頸椎),頸椎有7節,低頭時頸部凸起的這一節是第七節(C7)
量背長時就是從第七節往下量,量到髖骨(腰下最寬的地方)
若是不清楚,可以將手叉腰,拇指朝後,拇指的延伸線到中間。
從頸椎第七節到髖骨的長度就是背長,選包背的第一步就是靠背長來選擇。
👉 小提醒:背長不是絕對的標準,因為人的體型有胖有瘦,肩帶會因為身體的厚度而需要調整。
用背長挑選好適合的尺寸之後,還需要看肩帶等來確認適不適合。
▲背長是挑選登山包的第一步。(圖/奧丁丁體驗)
如何揹負重的登山包
首先,可以將裝滿裝備的登山包找一個有高度的平台放好再揹,若是戶外只有平地
則可以用雙手提起兩邊的肩帶,膝蓋彎曲抬起(不建議彎腰,容易腰部受傷)
將登山包放在抬起的膝蓋上,再用單手穿過肩帶、身體微曲揹在身上,再直立起來。
登山包背好後,可以先調整臀帶,(這時臀帶會偏低)建議身體可以往前微彎讓背包的重量在身上
這樣比較好將臀帶固定在髖骨處(臀帶需要整個固定住髖骨),將臀帶扣住後將繩子拉緊,中間留大約一個拳頭的距離。
(腰帶跟臀帶可以稍微的修剪,其他的織帶不要剪)
▲蕭老師指導學員揹包背負。(圖/奧丁丁體驗)
再來調整肩帶,先將胸扣扣起(胸帶的位置約在腋下,以不會壓迫到身體為主),再來調整肩帶位置
這時可以把肩帶的長度調整在肩膀上有肉的位置,太外面影響手臂的活動
太裡面會壓迫到鎖骨影響呼吸。從側面觀看,肩帶要能完整的包覆肩膀
不會壓到其中一個位置只用一個地方受力;包包的背板要貼服整個背部。
最後要調整肩帶上方的調整帶,調整帶的位置會影響整個背包的重心
重心拉太前肩膀的受力會增加,往後受力會減少,最適當的重心跟身體約莫為90度會最舒服。
但是在登山行進間可以調整登山包的重心,向上攀爬時可以將調整帶拉緊,讓重心往前靠近身體
比較不會累也比較安全。有的登山包在腰部也會有調整帶,可以依照每個人的身形和背包的重心做細微的調整。
到定點要卸包包時,可以先找高點的平台將登山包托放再卸。若是在平地
第一步是先將胸帶鬆開後再打開胸扣,肩帶可以稍微調鬆,臀帶稍微調鬆後再解開,身體微曲將背包放下。
主題#6 如何輕量化背包
▲包包背得好,輕裝也能攻頂。(圖/Shutterstock)
只帶需要用的。
不會使用的裝備不帶。
食物在山下先做簡單的處理。
含水份新鮮的食物可先吃。
不要多帶別人的份量。
帶的衣服和裝備等盡量可多功能使用。
可壓縮紮實的物品盡量壓縮。(背包愈小重量愈輕)
裝備升級:選擇機能相同或更好,但收納體積更小,重量更輕。
主題#7 登山裝備
登山杖:盡量要帶著,可以施力跟借力。(不建議把所有的安全跟重量都放在繩索上)
護繩:走斷崖路線一定要帶護繩,自備繩子可以保護自己跟隊友。主要是山上的繩子很多在使用時會磨岩角,加上長時間風吹日曬雨淋,繩子在使用時的安全性無法保證,若繩子被磨出了很多鬚鬚就可以改使用自備的護繩,安全性會更有保障。
衣物:可穿一帶一。
登山裝備清單
登山包打包建議:重的物品盡量靠近中間與背部的位置。所有織帶(收縮帶)收緊,背包打包完應可平衡站立於地面。
下層:體積大,重量輕,路程中不會用到的物品,如睡袋、備用衣物,要做防水包覆。
中層:鍋碗爐頭瓦斯、晚餐食材、備用水等等。
上層:路程中可能隨時取用的裝備或食物,如行動糧、雨衣、風衣。
兩側:可放水瓶等等。
▲裝備清單。(資料/范承豐,整理/奧丁丁體驗)
主題#8 選擇登山行程
傳統天數V.S.一日單攻
最近越來越多人喜歡一日來回的單攻,選擇一日的優勢是輕裝
不用過夜可以省很多東西、負擔小、可以走很快,可以挑戰一天走完感覺CP值高。
每個人的目的不一樣,若是想要慢慢走、認識這座山
可以選擇傳統的多日行程,重裝、需要過夜(食材睡袋睡墊等)。
一日單攻風險:如果對個人體能沒有評估好,走到一半很容易會沒力走不動
由於因為是輕裝上山所以你的手邊會沒有適合的裝備可以過夜
在四周都是原始的環境下容易發生失溫、很餓、很渴等狀況(333原則)
因此更容易遇到山難的情況。大家也不要想說山上會碰到其他山友或人
其實是不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給機率,最好的方式是做好登山的事前準備和規劃。
👉 建議:循序漸進,參考別人的登山經驗時要先看一般人需要多久時間,若是不小心參考到登山大神的經驗時,對於新手來說就很容易出狀況。
👉 登山Tip:野外求生「333原則」:3小時失溫即會喪命、3天沒喝水會沒命、3星期沒吃東西會死亡。
因此在發生山難時,要記住不要沒有目標跟準備就花費所有的力氣找尋食物
以免造成失溫、脫水等狀況,更容易導致意外發生。
▲登山行程可依照個人需求選擇。(圖/Shutterstock)
自組團V.S.商業團
商業團:有人帶、會幫你處理食宿,領隊會帶你走,新手不用做太多準備,領隊會協助、配宿、好的領隊會再帶團時教大家一些山林知識。
自組團:比較自由,但一切都要自己來、自己背,要評估到裝備是否齊全、路線規劃、自負相關風險。(需要做足準備)
👉 優點:可以不用顧慮到其他人,可以照自己的速度走
(不太需要顧慮到其他人的速度,可以先自行到目的地)。
👉 自組團的開團原因:交通部分因為要自己包,所以會有人揪團一起分攤交通費用。
參加的人會以為揪團人會照顧或幫忙團員,但自組團時通常不會有負責照顧人的角色,因此在這個部分上容易有認知上的落差。
建議有任何問題要提出來跟大家討論,體力跟路線規劃都要自我評估
最好要有裝備準備、路線規劃、碰到狀況都可以獨立完成或處理的準備。
▲新手登山入門講座-單攻人生第一座百岳。(圖/奧丁丁體驗)
看完了以上的登山攻略之後,準備好出發去登山了嗎?
推薦這一支由專業嚮導范丞豐(范導)親自帶團的行程+Gregory登山包免費租借
一次走訪玉山前峰+八通關古道,登山新手也能挑戰自我!
延伸閱讀:
永續旅遊發展與觀光共存!6個寓教於樂與環境永續共存體驗行程推薦
水泥叢林中的綠洲|7條超推台北登山步道 健行踏青拍美照一次滿足
太平山翠峰湖必訪4景點|走進翠峰湖環山步道,一睹全台最大高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