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倫敦維多利亞公園周邊一日散策-自由行攻略

倫敦好朋友
發布於 2021年7月17日16:00
如果你問:「秋天的倫敦沒有花朵可賞,沒有溫暖天氣可以在綠色草地上野餐,沒有聖誕市集可逛,那麼要做些什麼呢?」我會說,倫敦的秋天最適合散步。當然,每個季節都適合散步,但是微涼的倫敦秋日,能欣賞到許多不同色階,逐漸轉黃轉紅的樹葉,邊散步腳下還能邊踩著落葉,十分浪漫。

秋天若要踩落葉,當然得到個大公園去踩,而說到倫敦的公園,一定會先想到靠近市中心的海德公園(Hyde Park),如果以東西南北來說,北倫敦人最喜歡充滿森林感的漢普斯特公園(Hempstead Heath),西倫敦人喜歡到小而舒服、庭園造景美麗的荷蘭公園(Holland Park),南倫敦公園也不少,走遠一點還有能看恐龍(誤)的水晶宮公園(Crystal Palace Park),那麼東倫敦呢?

東邊的最佳公園代表,就屬維多利亞公園(Victoria Park)了。上次我們推薦了大家適合春天的倫敦散步路線《 / 倫敦自由行攻略 / 西區肯辛頓一日散策》,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適合秋天在倫敦維多利亞公園周邊散步、逛逛的區域吧!


ABOUT!

維多利亞公園
Victoria Park

維多利亞公園是倫敦最有歷史的公共公園,19世紀初,受到工業革命的影響,倫敦各地急速發展,嚴重的貧富差距下,東倫敦也出現了大量貧民窟。人口擁擠造成環境髒亂、疾病孳生、空氣污染,加上工業廢料,當時的環境報告寫著:「東倫敦若能有一座公園,相信能有效減低死亡率,並且延長居民壽命」,不過當時此區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做為公園之用,因此超過3萬個東倫敦居民上交連署給維多利亞女王,希望政府能夠在東倫敦建座大公園。

國會通過了興建公園的法案之後,買下了這塊靠近泰晤士河,曾經用做市集、放牧和採石場,便宜又廣闊的區域。經過設計並改善了土壤品質、加入植栽後,1845年正式開放給民眾,比起其他原本是皇室狩獵場的大公園,維多利亞公園完全是一處為了人民而生的綠地。


公園占地廣大,約是213英畝,沒有概念?沒關係,筆者曾在維多利亞公園裡參加馬拉松比賽,可以同時容納幾萬人,主道路作為馬拉松路線,草地則是活動後的慶典場地,你能想像這裡有多大了吧!

不過維多利亞公園之所以適合秋天前往,並不只是因為寬廣,主要是公園裡的樹種——英桐(Platanus × acerifolia)、黑楊(Black poplar)、黑桑樹(Black mulberry)、山毛櫸(Weeping beech)等等,在秋天時都是會明顯轉紅、轉黃的品種,因此秋天一到,公園便一片黃澄澄,還有紅葉點綴,非常美麗。

維多利亞公園,圖片來源:trover.com。

黑楊樹,圖片來源:pixcove.com。

英桐樹,圖片來源:fineartamerica.com。
 
除了散步看風景,維多利亞公園每週日都有市集,販售多樣小吃、農產品,位置在公園中的The Nightwalk(在Bonner Gate和Gore Gate之間)。

因為維多利亞公園周邊的地鐵站及火車站眾多,可以散步的地點自然也很多。從地圖上來看,維多利亞公園屬於倫敦東邊的Tower Hamlets區,不過公園其實剛好就在倫敦近幾年流行起來的Hackney區旁,下面筆者就精選了Hackney區的三個倫敦地上鐵(Overground)站周邊小店和景點,都可以從公園步行前往。

(溫馨提醒:公園周邊大多是住宅或住商混合區域,小巷子也多,建議大家還是要善用google maps等軟體,以免迷路囉!)


SPOT 01!

Homerton 站周邊
復古文青的小天地

Homerton站在中世紀前都是農地,專種供給倫敦市的作物,後來開始有富人在此建起豪宅,一時間它變得炙手可熱;工業革命時期,先是鐵路發達一路延伸到此區,後來倫敦流行起熱病(瘟疫、猩紅熱),政府在Homerton興建了專屬醫院,使得富人們又逃之夭夭。地價下跌後,又經歷了世界大戰,政府在這裡蓋起了大量住宅區,這裡也逐漸成為住商混合的區域。

Homerton區看似荒涼安靜,但巷弄之間,有著復古的二手店、黑膠唱片店(Chatsworth Road上),還有北歐風格的生活用品小店可以逛逛,越來越多文青喜歡到附近散步,街上也能看到不少穿著復古的人們,相當有趣。


復古咖啡店 Hatch


Hatch店裡的座位。

這段旅程先從一間復古咖啡店開始。

Hatch的文青style,跟你想像的文青不一樣:店裡放著60、70年代的音樂,有點嬉皮,有點爵士,甚至連店員都像從那年代穿越時空而來,高高瘦瘦的男孩,留著及肩長髮和鬍子。

眼前所見多數的家具和餐具都是二手的古董,沙發、餐桌、毛毯,舒服得像個家。

店裡的食物除了簡單的三明治、蛋糕、可頌,也有豐富的現做早餐選擇(本人很推薦素食英式早餐Veggie Breakfast)。如果喜歡店內空間,想要帶著筆電在這裡放鬆工作,二樓是專為喜歡在咖啡店工作裡的朋友設置的共享工作空間,可選擇按時數或按日計費。

Hatch的素食早餐。

Hatch外觀。


來碗傳統日本麵 Men Hackney

經過這間在轉角的麵店,你就像瞬間從東倫敦移動到日本的小巷裡。Men Hackney賣的就是麵(men),現代日式的店面乾淨簡單,沒有華麗的menu,只需要選擇拉麵(ramen)、烏龍麵(udon)、蕎麥麵(soba)和喜歡的口味。沒有多餘的說明,Men Hackney只告訴你——立ち食い麺(站食)、お持ち帰り(可外帶)、自家製麺(自製麵)、予約なし(不可預約)。

雖說是如日本車站裡麵店的站食風格,他們還是很貼心地配合外國人,在店裡、店外都設置了座位(不過店員還是會推薦你用Japanese Style站著吃吃看)。在座位上配合外國人,口味上卻沒有改成外國人風格,吃下一口,讓你馬上置身在日本車站裡。
(溫馨提醒:Men Hackney只接受現金。目前他們正在休息中,11月起重新營業。)


手工果醬店 London Borough of Jam

來倫敦不知道買什麼伴手禮?果醬可能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位在Men Hackney巷子裡的London Borough of Jam,是間2011年由糕點師傅Lillie O’Brien創立的果醬專賣店。市面上有不少果醬都添加了太多人工香料,因此Lillie堅持製作天然、以水果本身原味為主的果醬,所有的產品不超過4種原料,也因為果醬的味道和有質感的店面、包裝,使London Borough of Jam風靡日韓IG頁面。

店裡販售的除了基本款如草莓、橘子等口味的果醬,也使用來自歐洲各地當季的水果如覆盆莓(Raspberries)、李子(Victoria Plums),目前是無花果(fig)的季節,店內便有英國經典的無花果伯爵茶(Fig Earl Grey)果醬,很推薦大家試試。

如果不知道該選什麼口味,可以先在店裡點一杯咖啡,選擇想試的果醬口味搭配可頌,慢慢考慮。

題外話,店名London Borough of Jam,中文翻譯是倫敦果醬自治市,是不是很可愛?

(溫馨提醒:London Borough of Jam營業時間為週五到週日,平日別白跑一趟囉!)


SPOT 02!

London Fields 站周邊
藝術,啤酒,咖啡,還有更多咖啡

London Field站名取自於站旁的London Fields公園,公園最早的紀錄可以追溯至13世紀。二戰時這個公原曾放置了專為擊落戰機用的砲台(anti-aircraft battery ),同時也是炸彈存放區,德軍在倫敦實行戰略性閃電大轟炸時(The Blitz,史稱倫敦大轟炸)是主要轟炸標的之一,被炸得體無完膚,附近房屋也幾乎全毀,戰後才慢慢重建,因此比起Homerton,這裡的建築稍微新了一些,最近幾年更是有許多藝術家工作室、風格餐廳、麵包店進駐London Fields,把這裡轉換成了現代文青氛圍。


Pophams 可頌麵包專賣

Pophams可以說是可頌愛好者的天堂!

原味可頌、巧克力可頌、火腿起司可頌這些經典款,或是百香芒果卡士達,還有當季的無花果卡士達口味,店內總是有超過10種以上的甜鹹可頌可供選擇。Pophams的烘焙師每天晚上開始製作,每個可頌都有27層奶油酥皮(有點罪惡),嚐起來細緻酥脆,奶油香氣濃厚。

Pophams從原本在倫敦北邊Angel區的小小烘焙坊,到2019年在London Fields新開幕了這間更大的店面,也在這間店獨家推出了各種手工義大利麵餐點,即使位置並不是在倫敦市中心,每到假日也幾乎是座無虛席。店裡使用倫敦東區知名咖啡烘焙店鋪OZONE的咖啡豆,是相當受倫敦人歡迎的咖啡品牌,一口拿鐵的焦香味,再一口可頌,perfact!


無花果可頌。
 
(溫馨提醒:義大利麵只在週三到週日晚上才有,須事先預訂。)


特色啤酒來一杯 London Fields Brewery

London Fields站兩側,由鐵路拱橋下空間轉換而成的店家,有最近竄紅的麵包店E5 Bakehouse,還有專賣復古二手小傢俱、服飾的Arch 389/ vintage mix可以逛逛,逛完之後往右繼續走,就能看到招牌高調的精釀啤酒廠——London Fields Brewery。
近幾年精釀啤酒廠盛行,讓喜歡喝啤酒的朋友有了更多選擇,London Fields Brewery是東倫敦Hackney區第一間精釀啤酒廠與現壓酒吧(Brewery & Taproom),2011年成立時就迅速獲得當地人的支持,充滿塗鴉風格的品牌包裝,也相當受到年輕人喜愛。

在啤酒廠的Taproom可以點到10種以上的啤酒口味,由於旁邊就是火車軌道,邊喝啤酒還不時會聽到隆隆火車聲。除了啤酒廠中的現壓啤酒,三種經典罐裝Hackney Hopster(Pale Ale)、3 Weiss Monkeys(White IPA)和Broadway Boss(Plis Larger)也能在倫敦部分超市、酒類專賣店買到。

不知道該選哪一種喝的朋友,建議可以從經典的Hackney Hopster淡啤入門。


舊大樓重獲新生 Mare Street Market

Mare Street Market名字叫做Market,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市集,甚至走到它前方,看著眼前的建築物,還是有點不確定是不是該走進去。


Mare Street Market的外觀,圖片來源:Mare Street Market官網。


由倫敦專業酒吧設計團隊Barworks操刀,原本是政府辦公室的舊大樓,搖身一變成為新潮又復古的複合式空間Mare Street Market。

這個「Market」建築物裡包含了黑膠唱片行、花店、咖啡店、酒吧、餐廳和理髮廳,偶爾也會有特別的快閃活動(pop-up),加上充滿植物和古董物件的開闊空間,營造了舒適氛圍,也逐漸成為藝術家、潮人的東倫敦愛店。


Mare Street Market內的花店。

Barworks團隊旗下的其他酒吧作品也都各有特色,像是紅磚巷附近的The Commercial Tavern、泰晤士河南岸的Fountain and Ink等等,也很推薦大家有空去喝一杯,感受一下他們獨特的英式酒吧空間。


The Commercial Tavern,圖片來源:The Commercial Tavern官網。


Fountain and Ink酒吧,圖片來源:Fountain and Ink官網。


必須來杯好喝的咖啡:Climpson & Sons Cafe

來到Broadway market附近,就不得不來杯Climpson & Sons的咖啡!Climpson & Sons在東倫敦深耕十多年,咖啡的品質有口皆碑,致力於咖啡的風味研發,無論是濃縮咖啡豆(espressos)、混合豆(blend)或 單品咖啡(single origin)都是他們的強項,除了烘豆,他們也提供專業咖啡課程訓練。

至於為什麼叫做Climpson & Sons呢?其實是這間位於Broadway market的本店,前身是名叫Climpson & Sons的肉舖,團隊接手這個空間之後,就直接使用原本的名字了。本店中提供早餐、午餐,食材均來自當地商家,同時咖啡品項也相當完整,來到附近千萬不要錯過。

如果沒辦法跑這麼遠,東倫敦紅磚巷附近的Old Spitafield Market裡也有一間小分店。

Broadway market中的Climpson & Sons。

Old Spitafield Market裡的Climpson & Sons。圖片來源:Climpson & Sons官網。
 


SPOT 03!

Cambridge Heath 站周邊(Bethnal Green地鐵站)
從街道巷弄見證英國工業歷史

Cambridge Heath名字裡雖有個劍橋(Cambridge),不過這個地段跟劍橋大學並沒有關係,而是早期薩克遜人對於這區的稱呼「Centbeorht」發音相似而得名。在中世紀以前,Cambridge Heath是片被沼澤包圍的荒野,杳無人居,一直到18、19世紀,才開始有住宅和各式建築,工業革命之後,這裡更成為儲存倫敦所需的天然氣與煤氣廠房區域。

不只是煤氣廠房,這區充滿著工業革命時期起陸續建成的工廠、商家,而這些工業革命時期的建築物們,雖不如倫敦西區同期建築精美氣派,卻也處處讓人驚艷,如今更是藉由當地創業者之手,融合新與舊,將生命延續下去。


Conservatory Archives 城市中的迷你植物園


店舖外觀,圖片來源:gardenista.com。

走進Conservatory Archives,就像進入了一間由植物組成的小博物館,滿滿的植物(有時候會滿到很難走路),有迷你的仙人掌,也有天花板高的闊葉植物。這座迷你植物園前身是倫敦最古老的五金行,團隊接手後並沒有大肆裝修,簡單的裝潢搭配叢林般的植栽,既和諧又奇幻。
Conservatory Archives店裡植物種類繁多,而他們不做作、任由植物們自然生長的展示方式,讓許多藝術家鍾情於此,喜歡沒事就來這裡尋找創作靈感。
(附近還有另一間Plant warehouse也是好逛得不得了,每次去都得把手抓好免得花太多錢)


Oval Space 工業時代下的產物

大家在倫敦旅遊時,看到像圖中這樣圓形的建築,是否都很疑惑,它究竟有什麼特別用途呢?


Cambridge Heath附近的舊媒氣鼓,圖片來源:londonist.com。


King's Cross附近的舊煤氣鼓,圖片來源:gasholder.london。

前面提到Cambridge Heath曾經是儲存天然氣與煤氣的廠房區域,而這個圓形的建築,就是過去的天然氣與煤氣大型儲存容器,中文稱作「煤氣鼓」(Gasholder or Gasometers),煤礦需要這樣的密閉空間,在燃燒後再經由管線輸送到各地。

英國維多利亞時期(工業革命),這樣圓形的煤氣鼓建築大量增加;當然,現代科技發達,多數的煤氣鼓已經廢棄不再使用,為了避免佔地廣大的廠房閒置,這些設施便被改造成住宅、展演空間或百貨公司,並保留了原本的支架,因此成為城市裡的特殊景觀之一,在倫敦的King’s Cross區、Oval區也都能看到。

位於Cambridge Heath站附近的這座煤氣鼓,如今被改造成一處綜合文藝中心,不時會舉辦表演或展覽。即使不看展,經過附近也可以伴著運河拍張照,見證倫敦的工業歷史。


Hackney Coffee & co.

前面兩站都介紹了好喝的咖啡店,不免俗地這一站也必須要介紹一間咖啡店才行。喜歡Hackney Coffee & Co.的原因倒不是他們的咖啡有多好喝(當然是不錯),而是店內的環境實在很舒服,建築物和店主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Hackney Coffee & co.的入口空間,圖片來源:Instagram@hackneycoffeeco。


Hackney Coffee & Co.是由Penn兄弟和朋友Mills創辦。三個人在某次一起前往南非背包旅行時,被當地的咖啡擄獲,從此瘋狂愛上咖啡,並且「擁有自己的咖啡事業」這個想法也在他們心裡萌了芽。他們三個都出身於東倫敦,Penn家在當地經營肉舖,Mills家則是擁有大型車庫,作為交通工具的停靠站和維修站,幾年前Mills的父親退休,庫房空了出來,他們便決定利用這個空間完成夢想。

有趣的是,這個從1868年就已存在的建築,最一開始是間釀酒廠,為了延續這段歷史,因此這間Hackney Coffee & Co.同時也是酒吧;白天時,充足的陽光、大木桌,很適合工作開會,晚上營業到2點,是個與三五好友一起小酌一杯也不怕太吵雜的好地方。


Hackney Coffee & co.,圖片來源:Instagram@hackneycoffeeco。


Corner room, 不只是網紅打卡名店

Corner room是間法式餐廳,店內乾淨明亮,充滿現代風格,是這一兩年IG上熱門的打卡地點。餐點當然是精緻美味,不過更有趣的是它本身的建築——Town Hall Hotel。

Town Hall Hotel是間設計旅店,前身則是1910年代愛德華風格的舊市政廳(Old Bethnal Green Town Hall),也因為是古蹟,旅店團隊經歷了不少波折,才得到政府的核准改建。從大廳進入,大理石柱、幾何地專設計、長樓梯,政府機關才有的一板一眼的時鐘,都能感受到濃濃的復古氣氛。如迷宮一般的長廊,讓你像是冒險一樣,繞啊繞的才終於找到餐廳Corner room的入口。

Corner room餐廳樣貌,圖片來源:Town Hall官網。

Corner room的餐點,圖片來源:Town Hall官網。

Townhall大廳,圖片來源:Town Hall官網。

飯店房間樣貌,圖片來源:Town Hall官網。
 
既然是設計旅店,Town Hall Hotel中每間房間都很有特色,保留了原本建築物的設計,加上復古風格的傢俱,每一間都讓人很想住住看;市政廳內原本議事用的會議廳也被保留了下來,可以單獨預約做會議使用。雖然Town Hall Hotel的房價不便宜,不過我們還是可以趁著去Corner room吃頓飯,一窺這個百年市政廳的風貌。

舊時的議事廳,圖片來源:Town Hall官網。
 


每個大人心中都有個孩子 : V&A兒童博物館

聽到兒童博物館,很多人會覺得,那應該是小朋友去的地方吧?但是身為專門收藏工藝與應用美術展品V&A博物館旗下分館之一,V&A兒童博物館(Museum of Childhood)當然也不會讓喜歡逛博物館美術館的你失望。


兒童博物館外觀。

V&A兒童博物館在1872年創立,原本用這裡的地名取為Bethnal Green Museum,建築物使用紅磚建成的外觀,看起來雖不華麗,卻是經典的19世紀德國圓拱風格,結合拜占庭式、羅馬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並採用樸素光滑的外牆設計,展現出高貴與寧靜,更是工業發展的象徵。

這樣的建築乍看之下有種德國車站、教堂的既視感,英國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也是同樣的建築風格。


兒童博物館的挑高大廳。

從19世紀起,博物館內的藏品多變,曾經有食物、動物標本,也有古典的藝術品,二戰之後重新整合,由於館內有極大比例關於兒童的收藏,因此才在1974年將它定位為兒童博物館。

雖然被翻作兒童博物館,不過英文裡的childhood更接近「童年」,在展覽區域中穿梭,玩具、兒童用品、服裝,看到的不只是物件,也是許多回憶,而它也是一座收藏著許多人回憶的博物館。

當你逛著這座充滿回憶的博物館,不僅學習到這些物件的歷史,也會想起自己童年回憶美好的一面。


館藏:1960-70年代的人偶。


館藏:1670-1700年的袖珍娃娃屋。

這樣看下來,維多利亞公園周邊是不是有很多有趣的地點呢?如果你已經走膩了觀光行程,想看看不同的倫敦生活形態,逛逛人少少的文青小店,不妨規劃到維多利亞公園散散步,再前往附近的區域晃晃,度過悠閒的一天吧!


【「
倫敦好朋友」英國旅遊的專家 -地陪.中文導覽.包車一日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