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揭開國家綠道「樟之細路」神秘面紗-石峎古道

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
發布於 2022年5月10日16:00

「樟之細路 Raknus Selu Trail」為臺灣七大國家級綠道之一,古道原始狀態為大片天然樟樹林,是居民入山砍伐、煉製樟腦的山徑。Raknus是賽夏族及泰雅族語的「樟」,而Selu是客家話的「細路」,綠道名稱結合原客語言,譜出歷史上的族群衝突與現今的和平。

>>>點我立即前往「客庄小旅行」查看更多客庄與古道旅遊資訊

本次企劃帶大家走訪國家綠道之一,位於臺三線的「樟之細路」,樟之細路包含各式古道,有的相當神秘,就連地圖上也難以搜尋相關地標與資訊,今天將介紹的「石峎古道」就是如此,一起展開這條秘境古道之旅吧!

「石峎」意指石頭覆蓋的山丘,為地區先民依地質環境所定出的地名。石峎古道位於新竹峨眉鄉,西側入口位於會獅橋,東側入口則位於石硬子橋,總長約2公里,步道原始,行走上相比於其他步道難易度較高,但因保留完整生態,富有迷人的秘境氣息。

About石峎古道

過去的賽夏族人利用石峎古道進行遷徙,後來則是北埔與南庄往來時,路經峨眉的路線,據說石峎也是周邊先民讀書、採購民生用品等交流事宜的必經之路,也因此,現今居民積極爭取保留古道原始樣貌,不僅是想守護珍貴自然生態,也是想留住祖先們創造的重要路線。

走入石峎

由西側入口步入古道入口,會先遇到幾戶傳統民宅,緊接著進入古道,可看見多彩的蝴蝶飛舞,還能聽見蜜蜂嗡嗡聲與響亮蟬鳴,這些生態都是環境保護下最佳的證明。

地形景致

石峎古道上有幾處特殊地形,像是風爐缺,一處人工鑿出來的大凹槽,為的是方便風能從此吹上來,而風爐缺剛好位於古道中間路段,登山途中能在此小坐休憩,感受舒適的涼風吹拂臉龐,聆聽山林間發出的自然樂章。

登山途中會發現幾座古橋,古橋的設計上留有許多大縫隙,目的是讓流水能順利通行,不會因力道過大將橋沖垮。

由於古道過於原始且常有積水,登山時需注意腳邊安全,下過雨後地質鬆軟、石頭易滑,較不適合到此健行。 

周邊必遊景點

古道西側入口不遠處有座獅山遊客中心,過去為獅山國小校舍,後來隨著人口減少,廢校後改建為遊客中心,提供停車場、飲水機、廁所等服務。

東側入口則有南外社區,社區距離熱鬧的北埔老街只有10分鐘車程,是一處擁有豐富生態的景點,可預約蝴蝶生態導覽等服務。

峨眉湖設有環形步道可享受騎乘單車樂趣,以及秀麗的山水景致,附近有尊宏偉的彌勒大佛及彌勒殿,建築具有特色。環境優美的湖畔周邊還有許多咖啡廳及特色美食,適合闔家到訪度假。

以上就是石峎古道與周圍景點的相關介紹,快把握好天氣來場舒適的古道輕旅行吧! 

詳細樟之細路及客庄旅遊資訊,可上客庄小旅行網站查詢。

客庄小旅行網站:https://romantichakka.co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