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朴子市,位於牛稠溪畔,從古至今都是連結臨海與內陸的樞紐,是嘉義海線地區最繁榮的鄉鎮;朴子地名,得名於當地信仰中心-供奉媽祖、香火鼎盛的「配天宮」。
造訪朴子,以廟宇為起點,沿著老街,再到日式舊宿舍改造的水道頭文化園區,眺望在地人心中的地標「朴子水塔」,是一趟認識在地傳奇故事,蘊含古樸小鎮風情的文化巡禮。
在日治時期建立的朴子水塔,至今仍是在地人及遊子心中的家鄉意象
媽祖落腳樸樹下,是朴子的起點
跟著朴子在地文史工作者陳振耕老師走訪朴子,我們來到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之一「配天宮」;走進開闊的廟埕,自右側穿過長廊,抵達香火鼎盛的正殿,三百多年前,媽祖選定此地進駐,開啟了朴子聚落的歷史。
歷史悠久的配天宮供奉著啟動朴子發展的媽祖
相傳清康熙年間,一位來自布袋的信徒到福建莆田,迎請媽祖回家供奉,好不容易渡過兇猛的黑水溝返台,返鄉途中路過牛稠溪畔,決定先在一棵枝葉茂密的千年大樸樹下落腳休息;等到起身繼續回程時,卻發現裝著媽祖神像的麻袋變得奇重無比,完全無法移動;原來,媽祖授意希望駐留於此,於是當地民眾便就地建起一座小廟,取名「樸樹宮」。
後來,因為前往參拜人們愈來愈多,當地信眾決定改建原本樹下的茅草小廟,並經由媽祖指示,將靈氣的千年樸樹上半部截斷,下半部的樹幹則削去樹皮,雕刻成神像。至今,神像仍連結著底下盤根錯節的樹根,與土地緊緊相依,成為「不動媽祖」。(延伸閱讀:從廟宇做到神像-剪黏國寶大師陳三火)
以樸樹雕刻而成的「不動媽祖」,端坐在金碧輝煌的配天宮正殿
廟宇擴建後,成為附近鄉鎮的信仰中心,吸引更多商業貿易集中,形成了街市。嘉義海線鄉間的居民彼此問候時,都會說要去「樸仔腳」參拜或是採買,逐漸演變成地名,並在日治大正時期(民國九年)改為「朴子」。
台灣最早的元宵燈會
當時的「樸樹宮」改名為今日的「配天宮」,故事由來出身嘉義的名將王得祿,是清朝時期官位最高的台灣官員。
傳說嘉慶皇帝因感念王得祿平定海寇及抗清勢力有功,邀請他和恩如母親的兄嫂每年元宵一同赴京賞燈,但兄嫂年邁後不便舟車勞頓,皇帝便特許王得祿在家中張燈結彩,點上只有皇城才能使用的慶祝燈花;後來,王得祿再請求將燈彩放在附近的樸樹宮,因而成為台灣最早的元宵燈會,廟宇獲皇帝賜名為「配天宮」。
時至今日,配天宮仍懸掛著御賜燈花的字樣,記載著島嶼在歷史上的閃耀時刻
曾經輝煌刺繡史
配天宮聚集信徒人潮,加上清代傳下來的點燈傳統,讓朴子成為過去嘉義沿海一帶最熱鬧繁榮的聚落,連結民俗信仰活動的宗教藝術也因此萌芽茁壯;作為廟宇裝飾工藝之一的刺繡,便是朴子盛極一時的產業。
細緻的刺繡除了用來製作神明衣、八仙彩等宗教織品,鮮豔色線與活潑圖案,也被用於庶民日常中;出身朴子的藝術家吳梅嶺,在日治時期便曾於朴子女子學校推廣刺繡課程,讓刺繡深入朴子人的生活文化中。(延伸閱讀:府城第一「繡才」— 光彩刺繡林玉泉)
精細的刺繡藝術曾是朴子的重要產業,也是延續至今的文化認同
儘管現在手工刺繡已式微沒落,但在日式舊宿舍改建而成的「朴子刺繡文化館」,仍可見華麗精細的刺繡藝術品;這裡收藏著朴子在地保存良好的繡品,並開設刺繡課程,讓民眾體驗手作工藝,進而感受當地文化傳統。
朴子刺繡文化館收藏著珍稀的刺繡文物,以及當代的作品
家鄉地標「水道頭」
當地人稱做「水道頭」的朴子水塔,興建於1933年,是當年擔任朴子街長的醫師黃媽典,為了改善飲水衛生,以抑止鼠疫傳播,所倡建的公共建設。水塔興建後,能由朴子溪上游引水,經過消毒過濾,再由管線分送到居民的家中,導入自來水應用,是當時關鍵的基礎建設。
高達35公尺的鐘型外觀,也讓水塔成為朴子的重要地標,幾乎每個朴子人都有在水塔附近約會散步的回憶,雖然現在已經停用,卻仍是朴子人心中家鄉的代表。
具有歐式建築風格的六角水塔以佇立超過半世紀,為在地人創造許多共同記憶
水道頭周邊還座落著一排日式木造建築,穿插蓊鬱林蔭間;建築前身是東石農業補習學校(今東石高中)的教師宿舍,後來翻修成為「水道頭文創聚落」,當中的「朴子故事館」保留許多在地的老照片跟文物,也是獨立書店,不定期舉辦講座與活動,介紹朴子文史故事。(朴子百年藥舖打造草本漢方茶:草創拾喜排水茶)
身兼書店與展覽空間的朴子故事館,記錄著朴子發展的軌跡
因媽祖留駐庇佑而誕生的朴子,在大樸樹下建立了繁華的街市彩燈,見證過刺繡的妍麗輝煌,淵遠地方文化如牛稠溪的清泉,流淌深植在朴子人的心中。
(採訪/撰文:Yining Chen ;攝影:邱家驊)
島嶼深度故事:【本文獲得匠生活授權刊登,原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