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金門洋樓文化戰地風情-金門版摩西分海建功嶼/砲彈殼菜刀現場做給你看/獅山砲陣地砲操震撼教育/水頭

旅遊作家943(就是省)
發布於 2022年6月10日23:00

除了戰地風情,小小的金門擁有豐富的歷史及「類出國」的魅力,

不但能看到許多明清時代的古蹟,也有與東南亞文化連動的「出洋客」文化與洋樓景緻,

更有非常美麗的天然風景,非常值得一飛。


若喜歡欣賞建築之美,到金門遊賞洋樓也是很不錯的類出國體驗,金門有句俗話說「有水頭富,無水頭厝」,意思是儘管能像水頭村一樣賺大錢,卻不一定能蓋出如此美麗的樓房,由此可見水頭聚落在金門的特色。清末民初金門有不少「出洋客」前往星馬、菲律賓等地討生活,若衣錦還鄉的就興建各式洋樓,水頭聚落的洋樓是全金門最美也最多的。

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得月樓,得月樓興建於1931年,已有將近百年歷史,是水頭聚落出身的黃輝煌,赴印尼經商致富後回鄉興建,由於是當時水頭聚落最高、最接近天際的建築,便以「近水樓台先得月」命名,還特地延聘福建名師陳南山與金門水泥傅允評、傅允賀興建。

還有極富西洋風格的「金水國小」並非一般熟悉的小學,而是有著紅磚圓柱和巴洛克式天使浮雕山牆的西式建築。

 

原來「金水國小」是1932年由出國工作的金門僑民捐款興建的學校,現在則是宛如小小博物館,

介紹由於1860年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給予各國權利在華招工出洋,

金門男丁開始大量離鄉背井「落番」海外、女眷靠僑匯通信苦等丈夫的歷史,很有可看之處。

若聽導覽有不少「出洋客」甘苦故事,其中有位婦女阿秀的丈夫到南洋工作,努力存了一百元託人帶回金門給妻子,

但那人私吞了五十元。阿秀打開丈夫的信後表示應該要收到一百元,原來阿秀雖然不識字,

但家書上畫了四隻狗和八隻鱉,意思就是4x9+8x8=100元,後來經過村長主持公道,真的討回少給的五十元,

由此不難窺知當年的辛酸歲月。

在「金水國小」的僑鄉文化展示空間中,有間模擬的「存德中藥房」,這是從清道光12年(1832年)開業至今、

傳到第五代的老字號中藥舖,不但金門的廣東粥若少了存德賣的胡椒粉就少了一味,

已有將近200年歷史的存德,在二戰前因中藥批貨海運之便,甚至還身兼金門僑民從東南亞匯錢回鄉的重要民間匯兌機構。

現實生活中的的「存德中藥房」則是位在金城區節孝牌坊和16藝文特區途中,到現在還在營業中喔!

在通訊不便的年代,可信的行號成了同鄉託付匯款與信件的重要管道。附近居民說小時候生病都會來存德抓藥,若家境不好都可以賒帳不會催討。

在這除了可買店內現磨香味四溢的馬來西亞胡椒粉、十三香等調味粉,四物等藥材也才一包50元,比台灣便宜很多。存德就像活生生的歷史代言人,不僅鎮店的檜木藥櫃和傳家寶搗藥銅缽都有一百多年歷史,店門至今還用多片嵌入式傳統木門板,晚上打烊時還可觀看非常稀有的「關門秀」呢!

 

16藝文特區有被很多年輕男女口耳相傳「很容易交到朋友」的小酒館,

以及非常好買的金門花磚文創小店。

鄰近的燕南書院曾是宋朝學者朱熹到金門講學的場所,

中間有供奉清水祖師的太文巖寺。

 


近年爆紅的建功嶼常被譽為「金門版的摩西分海」,距離金城和水頭碼頭都很近,只要去小金門都會經過,原為陸軍W038據點,由於「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而有了「建功嶼」之名。

要去建功嶼需要留意退潮時間,退潮時可一路走石板道,通過高大的「牡蠣人」裝置藝術後,散步500公尺約15分鐘前往小島,島上有望向廈門鼓浪嶼上另一尊鄭成功雕像的鄭成功石像。

(圖:建功嶼,金門縣政府提供) 

 

入鏡非常吸睛的「牡蠣人」高達6公尺,是2013年金門創作藝術節時由芬蘭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建制的大型裝置藝術,漲潮時海水會淹到牡蠣人的腳邊,退潮時才會顯現類似踩高蹺的狹長視覺效果。

若退潮又正值傍晚時是最適合的造訪時間,由於小路有許多泥沙淤積,建議回程時記得在入口處的水龍頭把鞋子或雙腳洗乾淨再上車,但要注意滑倒和漲潮時間,切勿硬闖,以免被困在海上。

 

到金門遊覽軍事設施總覺得全憑想像而少了點臨場感嗎?

那就到獅山砲陣地砲操表演吧!

在這個目前現存唯一的坑道式榴彈砲陣地的隧道中,

除了砲彈室、庫房、砲堡外,還有定時操演的砲操。

燠熱的午後也可到A字型的翟山坑道乘涼,這是1961年開挖準備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之用。

943建議走到最深處再往回拍攝,可避免逆光。水道連通海水,十分清澈。

或是到歐厝沙灘拍攝戰車,這是美軍的M18「地獄貓」式驅逐戰車(M18 Hellcat),

原本是1990年代的訓練標靶,後來遺留在沙灘上,成了網美熱拍景點。

從入口到戰車來回約需走一小時,建議走靠海邊的沙灘地面比較硬、比較好走,速度也比較快,

943提醒走沙灘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防曬和散熱,以免中暑。

最好留意潮汐時間,退潮時才拍得到浮出水面面積較多的戰車。

歐厝沙灘也有不少當地居民正在挖掘花蛤,若有DIY活動舉辦也可體驗,但要注意防曬。

金門除了戰地風情,每年春季更有整片北國才見得到的金黃色小麥田,

搭乘古寧頭電瓶車除了可飽覽麥田風景、造訪能聽到當年鄧麗君心戰喊話錄音的「北山播音牆」。

還可在附近海灘上的石蚵田親見蚵農「擎蚵」宛如「拾穗」般簡樸辛勤的場景,但要注意此處泥深風大,需小心安全。

慈湖三角堡曾是有護城河的碉堡,現在因為可觀察到有「夏日精靈」之稱的栗喉蜂虎,而吸引不少鳥迷在此邊喝咖啡邊觀察生態。

母鳥交配後就會住進人類挖掘好的土牆洞穴「套房」產卵。

943建議黃昏時分來此,還在海灘上可拍攝軌條砦落日,剪影非常美麗。

金門名產還有菜刀,也可到金合利鋼刀旗艦店看免費的菜刀製作及導覽。

金門被日軍佔領時期鋼材短缺,金合利便研發使用盟軍轟炸的砲彈外殼鍛鍊刀具,

後來823砲戰時落在金門的47萬發砲彈和50年代60萬發宣傳彈的金屬彈殼,就成了金門鋼刀的原料。

導覽可免費參觀鋼刀經過鍛冶、熱處理、以油冷卻等程序。

雖然943曾到金門五次,但每次都有新的景點可以走,

這次來到金湖廢棄的E-092防空營「高洞坑道」,

很適合拍攝剪影照。

附近還有打卡熱點小艇坑道、新湖漁港消波塊,

新湖漁港、慈湖三角堡和成功海灘,

三至五月若遇上大南風天或起霧天,

也有可能看到金門藍眼淚的蹤跡。

 

看943更多國內外旅遊文章

943的facebook粉絲專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