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金瓜石與九份等金礦產區附近的瑞芳,自清代以來就是台北和宜蘭經由基隆河水路運輸的必經之地。相傳由於當時有家雜貨店貨色齊全,成為宜蘭噶瑪蘭一帶工人往返金礦區上工的中途補給站,日子一久,商號「瑞芳」就成了小鎮的地名,而商鋪開在名為「柑子瀨」的渡口,也讓「柑子店」成了雜貨鋪的代稱。
瑞芳一帶的「瑞三煤礦」則在戰後一度成為全台產量最大的煤礦,鑛脈淘盡停採後,1990年代起,瑞芳、九份一帶受《悲情城市》、《戀戀風塵》、《多桑》等電影取景影響而聲名大噪,逐漸轉型為以煤礦為主題的旅遊景點。
若想走訪基隆週邊昔日煤礦小鎮感受懷舊風情,卻又不想與太多觀光客人擠人,
不妨搭乘台灣好行黃金福隆線到瑞芳火車站,體會瑞芳老街豐富的人文底蘊。
瑞芳老街近年將回收的廢氣空瓶清洗消毒後,以彩繪、編織、LED燈等裝飾,
妝點火車站後站週邊各角落,使得原本的不見天日陰暗陋巷,亮起了充滿藝術感的點點星光。
瑞芳瓶燈的發想來自於古早年代礦工們將酒瓶製作成瓶燈以維持光線保平安,還有一種上方盛水、下方裝電土的電土瓶燈,上方的水滴入碳化鈣的電土即會產生火光,若礦坑中氧氣不足,電土燈火隨之熄滅,如此礦工便知此地氧氣不足不可久留,是為「保命燈」。
在瑞芳後火車站隔壁的「民眾服務社」二樓的「瑞芳老街創生基地」
可體驗瓶燈彩繪DIY,
用彩繪玻璃的顏料將自己喜愛的圖案或祈福文字畫上,
以回收瓶燈祈福,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
也可將廢棄物再利用,是相對環保的祈福方式。
「瑞芳老街創生基地」是社區居民共同為家鄉努力的基地,
展示巨大的礦工兔玩偶和各種瓶燈的藝術創作作品。
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先以奇異筆在玻璃瓶上畫上輪廓的草稿,再用彩繪玻璃的黑色顏料畫好色塊的匡線。
訣竅是拉黑線時顏料不要一次擠太多、線條不要太粗,以免難以收乾。
拉好黑色框線後,以吹風機吹乾。框線是做好輪廓,防止填空的彩色顏料因地心引力往下滴出範圍。
填塗彩色顏料時也不要一次沾太多顏料,以免色彩滴落。
若超出範圍或畫錯,可用棉花棒沾掉,或用酒精噴棉花棒再擦掉。
完成後放入聖誕燈飾,看起來真美呢!
果然是廢物變黃金呀!
若走逛瑞芳老街,沿途有許多保留古老歲月痕跡,
如瑞三煤礦總公司所在的義方商行。
沿著維護翻新的輕便車軌道走入民家巷弄,會發現各家後門製作迷你小巧的階梯,
偶爾一個轉彎,就能發現由老街居民與學生共同製作的藝術彩繪瓶燈,
讓每個原本老舊不堪的角落都成了令人忍不住以鏡頭收藏的美麗驚喜。
「民眾服務社」樓下有間每天還沒開店就大排長龍的佛心自助餐,
騎樓有家從阿伯小時候就養活一家十口人的香腸小攤,也是傳承兩代的好滋味。
若想一面吃礦工便當一面聆聽懷舊經典名曲,
斜對面的「讓咖啡」不只有黑膠唱片、老唱機和老照片,
還能聆聽老闆林育生抒情風的薩克斯風及鋼琴演奏。
還有瑞芳火車站後方曾為貨運行的百年老建築,
進駐了落腳小鎮辦學的新村芳書院,
以民宿支撐理念,不賣書,只導讀經典,
還將屋旁總作為通往轉運站、過去老是暗暗黑黑的小路,打造成擁有溫暖燈光細窗和有影子貓屋頂的「轉運小巷」,
讓窄小陰暗的過路搖身一變成為行人幸福轉運道,瑞芳老街每個在地人情的故事都值得細細品味。
適逢神隱少女20週年,同行夥伴戴上無臉男面具深度遊九份,也是相當應景。
許多人對九份的印象僅止於老街商家、豎崎路紅豔豔的燈籠和階梯旁矗立的茶樓,但其實這些只能算是遊覽九份的入門款。趁著疫情期間還沒有湧入大量觀光客的空檔,兩次來到九份,試圖尋找這山城小鎮被商業包裝遮蔽的原始樣貌。由於讓九份從默默無名到爆紅的電影《悲情城市》年代太久遠,我搜索令我印象深刻的外國山城,想起多年前曾造訪過的長崎。長崎有部由田中裕子和岸部一德主演的電影 《何時是讀書天》,斜風細雨裡上山下山的長長階梯,令人悠然神往,想來日本遊客眼中台灣電影裡的九份,大概也有點類似的味道。
如果想來一趟「感受九份人生活」的旅行,不妨在九份民宿住上一晚,坐擁山海美景,春可賞櫻、夏乘涼、秋觀芒、冬品雲霧,就算遇上細雨濛濛、大霧瀰漫,在樓梯民房間穿梭,偶遇巷內的貓,也是很有「九份氣氛」的原汁原味小旅行。更何況,在民宿主人的指點下,走「在地人才會走」的輕便路,亦即昔日運煤台車鐵軌的平路,不用上下階梯就能穿越九份,還有昔日台車經過的隧道,來趟「沒有店家、只有人家」的深度旅遊路線,也可充分感受九份傳統的「三黑」--黑色天空、黑色柏油屋頂、黑色的人(被煤炭染黑)。
若能參加當地舉辦的導覽,體驗社區居民為家鄉團結努力的人情味,
探訪具有古老歷史的礦坑,並漫遊九份人才知道的「穿屋巷」,就更難得了。
「穿屋巷」是在地人為了穿梭由「丰」字型道路組成的九份小鎮,避開主要道路人潮所走的捷徑,有些不見天日,有些崎嶇蜿蜒看似沒有出路的死巷,有些比鹿港摸乳巷還要狹窄,有些甚至要穿越別人家的屋頂或地下室,但都很有山村聚落的獨特氛圍,也是感受九份氣味和空間感的絕佳方式。
在九份,若要喝茶又不想遇上大量人潮,原名天空之城的「水心月茶坊」,是九份茶樓始祖,
也是藝術家洪志勝在九份開設的第一家茶坊,百年古厝的視野絕佳,
在此不但能欣賞油畫、陶藝等各種藝術作品,也可尋找最早九份的人文風情。
聆聽專業泡茶人員解說泡壺好茶的程序,可增進不少品茶知識,例如泡茶得先溫壺,放入茶葉後沖泡,第一泡50秒,第二10, 第三15秒,多增五秒。香蕉芒果等果乾第一泡50秒,第二泡10、第三泡15秒,每多泡一次就多增五秒。清香的茶需要時間讓茶葉打開舒張,有些茶葉有些可泡6~8次。還有愛茶主人夫婦設計的講究茶具,如止滑壺、金銀花白柚壺,以及陶藝家女主人創作的貓燈等作品,體驗山中人家的閒適逸情和藝術家的生活美學。
九份產金,來九份當然要多認識金,
日本不少地方都有將金箔入菜或做成保養品的例子,例如金澤的金箔冰淇淋。
在「水金九物以類聚共享空間」有「吃金箔」的有趣體驗,
九份深度旅遊的重頭戲「吃金趣五感體驗」,
新北市民宿發展協會理事長及「歲月靜好」民宿主人鳳姐
先是帶領我們認識奈米金和汽化金,
大家先喝沒加金粉的茶味,記住味道後,再搖搖金子倒一半到有茶的杯裡,
喝了有金箔的綠茶,果然風味更加甘醇。
金箔的另一半則倒在手掌心吸取邊緣多餘水分,搓成米粒大小感覺是否有顆粒,
這時會發現金子馬上就消失無蹤,因為都被皮膚吸收了。
此時眾人驚叫:早知道應該直接抹在眼角當眼霜呀!
如果能有黃金面膜或天然精華液等保養品的DIY的話,
應該會吸引很多台灣和日本的貴婦吧?
五感體驗也順便品嚐了九份湯婆婆五十年秘方烏梅湯
和九份人的芋圓創意吃法:
芋圓串燒灑麵茶粉,味道很搭,別有一番滋味。
晚餐有別以往九份之旅總是到茶樓用餐的慣例,
而是來到九份第一間bar,
晚上7點後的九份只有超商和這間M Bar有賣食物了,
M Bar的招牌是蛋炒飯,
炒的功夫不錯,粒粒分明、鑊氣十足,炒得讓飯粒都很有彈性,
有通過943這個炒飯控的標準,
專程到九份吃這碗蛋炒飯也很值得。
距離九份老街及各景點都很方便的有這次入住的「閒情民宿」 ,
民宿房間裡面有很多文學和心靈類的書籍,
像是克里希納穆提等,
好多都是943大學時代看的書呀!
閒情民宿共有三間連棟,
分別是三人房和四人房,
晚上非常安靜,
床墊好睡、床單也舒服。
閒情民宿房內有電視、小冰箱、電水壺、茶包、咖啡、礦泉水等。
除濕機一直都在運轉,所以沒有什麼濕氣的味道。
閒情民宿的浴室大致乾淨,水量充足。
在九份住上一晚,由當地人帶領深度慢遊,
感覺真的和只逛老街差很多呢!
943祝大家都有愉快的瑞芳九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