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知名私廚「中山對酌」春夏食療菜系 鮑魚龍蝦和牛法國正龍鱈

旅遊作家943(就是省)
發布於 2023年6月19日03:12

曾在餐飲評鑑「500盤」中勇奪3盤殊榮的知名台北私廚「中山對酌」,不少富豪名流包括蔡康永都是座上賓。今季春夏新菜以養生粵菜為主題推出「食療菜系」,選用具有安神活血等功效的本土人參「紅丹參」、可理氣健脾的15年老陳皮、鮑魚、黃玉參等稀有食材開發出全新料理,給挑嘴的老饕們來個養生的美食饗宴。
 

首先打頭陣的開胃菜是「中山對酌」經典的8品小菜拼盤,包括:對酌醬皇、梅漬番茄、糟滷毛豆、油脆花生、黃金蒜蛋、琥珀核桃、辣芒果青、千層銀蘿。其中梅漬番茄甜而不膩,饅頭皮口感柔軟,搭配酥脆的糖衣琥珀核桃十分合適。還有具有開胃健脾等功效的烏梅,選用新鮮烏梅及陳年烏梅,加上價值不斐的20年老陳皮、新鮮山楂及野生山楂一同熬煮而成,滋味微酸帶甘、十分爽口的九龍梅飲。
 

接著上場的四大頭盤「紅丹蔘醉鮮鮑」,選用苗栗小農種植的丹參及紹興酒搭配上等澳洲活鮑魚,果然比平常在日本吃到的鮑魚更具鮮嫩度及保水度,其實鮑魚並不是簡單能處理得好的食材,因為活鮑魚若受到驚嚇,肉質容易變得硬梆梆而難以入口,要保持鮑魚肉質的鮮嫩著實不容易。鮑魚在中藥典籍中為「養陰、平肝、固腎」,丹參則是許多中醫用來安神及活血的藥材,取「止煩滿、益氣兼活血及清淤熱」的效果,搭配枸杞與狗頭紅棗,與紹興酒一起入菜,但口感卻絲毫沒有藥材及烈酒的苦味,將「醉三分、煮三分、醃三分」的風味拿捏得恰到好處,非常難得。

 

頭盤之二的雞湯千絲,是將特製嫩豆腐細切成菊花瓣般的千絲,充分展現主廚刀功,以桂丁雞高湯蒸熟後,淋上雞油與乾式熟成醬油,豆腐口感細緻,高湯滋味高雅,十分美味。
 

開胃冷盤還有以大頭菜榨菜絲、蒜苗絲、辣椒絲攪拌5年鎮江醋的「涼拌老虎菜」,味道清爽。
 

以及第二道涼拌菜「食蔬花園」,選用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效果的芹菜、排毒清腸清熱的小黃瓜,搭配當季鮮採食蔬如綠蘆筍、櫛瓜、櫻桃蘿蔔、蓮霧,擺盤宛如花園般繽紛,再淋上以特製油醋醬為基底,搭配蛋黃醬、柳丁、金桔、檸檬等材料的沙拉醬,一口就能吃到各種蔬菜的鮮甜。

另外還有九道熱菜,包括曾獲得500盤肯定的招牌菜「八味正龍鱈」,不惜成本選用法國進口的正龍鱈,魚肉在法國就先分切成適當大小,急速冷凍後空運來台,每盤重達一公斤。主廚以蒜頭、洋蔥、紅蘿蔔、西芹、香菜等八種各式書果汁浸泡整日入味保水,再以高溫油泡方式確保每吋魚肉的熟度都能一致,並製造外酥內軟又多汁的口感。法國正龍鱈是少數厚實到能大口咬下還有鮮嫩多汁口感的大塊鱈魚,原本因物價大漲近兩成打算另推新菜取代,但許多客人強力慰留,因此今年依舊續推,若錯過可能今後美味就難尋了。

味道令人激賞的還有「上湯焗波士頓龍蝦/伊麵」,一盤使用高達3隻的波士頓龍蝦肥美巨大不說,以蝦蟹、貝類、桂丁雞等多種美味食材吊出的高湯熬煮入味,兩螯飽滿又鮮嫩多汁,還有龍蝦卵,鋪底是以純蛋黃不加水製作以利吸附湯汁的伊麵,將龍蝦的鮮美滋味一網打盡。

 

此外還有選用A5等級的「澳洲和牛牛臉頰」,燉煮得口感溼潤又有彈性,再用青花椒和大紅袍製造些許椒麻味,牛肉本身吃起來並不麻辣,卻提出和牛頰的甜味及牛肉香氣,口感軟嫩,齒頰留香。
 

「陳皮燒鴨」使用皮下脂肪較少、口感較不油膩並有香氣的65天大本土公鴨,再選用所費不貲的15年陳皮浸泡入味,風乾後再燻烤。陳皮在本草綱目的記載中,具有理氣、健脾之效,以陳皮提出鴨肉香味,並確保鴨肉的溼潤度,以廣式斬件的鴨胸或鴨腿都有不錯的口感。

至於鴨架等鴨肉,則是以冬瓜細火熬煮成本次湯品「陳皮冬瓜煲火鴨」,冬瓜具有清熱、利尿、消除水腫的功效,底部還有固腎芡實、去濕薏苡仁等四神湯常用的養生食材,冬瓜鴨肉煲湯味道層次豐富濃郁,以陳皮提味的湯頭口感卻十分溫潤,令人忍不住一喝再喝。

「蔥燒黃玉參」,將原本看似小黃瓜大小的乾參以長達一週的時間充分泡發後,變成如成人手臂般粗大。黃玉參以真空狀態冷藏浸泡高湯48小時及蔥燒手法煨煮入味,以改善海參本身缺乏味道也不易入味的缺點。海參富含膠原蛋白與蛋白質,卻沒有許多海鮮的高膽固醇,也是相當養生的食材。

儘管吃到這裡已經十分飽足,但陸續還是上了許多道風味特殊的眷村菜色,例如酸辣土豆絲,是以雲林產的全台唯一可生食等級的細緻馬鈴薯做成,口感非常清脆,微酸小辣,味道清爽。

還有椒鹽苞穀,苞穀其實就是玉米,選用甜度等級達到13至18度的超甜白龍王玉米(一般甜度只有10到12度),以椒鹽翻炒,有烤玉米的香辣重口味,卻是另一種鹹香中帶出玉米鮮甜的特殊口感。

季節時蔬則選用當季節的澎湖絲瓜、埔里筊白筍,搭配鴻禧菇、杏鮑菇、美白菇,以桂丁雞油和雞高湯快炒上菜,滋味可口。

主食則是30年黑金老菜脯炒飯,老菜脯的香氣自是不在話下,30年黑金更是十分名貴的養生食材。炒飯特地選用苗栗小農以台梗19號和印度香米多次混血的新品種。

943以前曾吃過台梗9號和印度香米的混種白米,這次吃到的台梗19號和印度香米混血也十分優異,雖然沒有遺傳印度香米細長的外型,卻保留了台灣米飽滿的口感和印度香米的清新香氣,炒出來的飯粒粒分明,吃在口中還能感覺微微的老菜脯發酵香氣,口感很好。
 

若想品嚐更多沒吃過的好味道,壓軸這道「上湯豆腐腦」就很特別,是山東吃法的有機鹽滷鹹豆花。

配料包括以木耳絲及金針菇熬製的桂丁雞高湯特製滷汁、韭菜花醬、油潑辣子、油爆蝦皮、花生脆、花椒油、鎮江醋等多種佐料,依據個人喜好搭配,非常獨樹一格。

 

甜品「南北杏仁露」特別挑選上等南杏與北杏。一般杏仁露只用味道香甜的南杏潤肺止咳通腸,但本季增加使用可止咳平喘的北杏,還有每鍋高達50克的名貴泰國金絲燕窩,每一口的味道都十分滋潤。

春夏新菜高達24道料理,吃到最後已經飽到天靈蓋,可說是很有誠意的份量,其中不乏名貴食材,無論是招待賓客或犒賞家人,都相當有面子,想祭五臟廟的饕客不妨參考。

 

點此查看943更多國內外旅遊文章

943的facebook粉絲專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