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
修改建議

唐山市

城市
地圖
收藏

介紹

唐山市,通稱唐山(漢語拼音:táng shān;英文譯名:Tangshan),簡稱「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所轄地級市、省域中心城市,京津冀城市群東北部副中心城市,國務院1982年批准的較大的市。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和通往東北地區的交通要道,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隔灤河與秦皇島市相望,西與天津市毗鄰。全市總面積13,4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5萬(2019年平均值)。現轄7市轄區、4縣,代管3縣級市,市政府駐路北區西山道3號。
唐山之名源於坐落在今市中心區的大城山,大城山原名唐山,相傳後唐李嗣源曾屯兵於此。近代唐山城鎮的興起,發端於1870年代後期晚清洋務運動中在此所創辦的開平礦務局。開平礦務局是中國近代最早的一批新式煤礦中規模最大、經營最成功的一個,曾經創造出多項中國近代工業之最,包括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最早的鐵路工廠、第一台蒸汽機車、第一家水泥廠等;開平煤礦的開採又帶動了本地傳統陶瓷業的發展,生產出中國最早的建築陶瓷、衛生陶瓷,唐山因此而有「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之譽。
唐山現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重工業城市,工業基礎雄厚,工業體系完備,鋼鐵、裝備製造、能源(電力、煤炭、原油)、化工、建材、陶瓷等工業發達,有「鋼城」「煤都」「北方瓷都」之稱;同時也是京津冀城市群中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境內鐵路、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唐山港貨物吞吐量位居國內港口前列。唐山因自然條件適宜、物產豐饒而又有「京東寶地」的美譽:北部山區盛產板栗、核桃、蘋果、紅果等乾鮮果品,「京東板栗」馳名中外;中部平原是玉米、小麥、水稻、棉花、蔬菜、花生等糧食和經濟作物主產區,有「冀東糧倉」之稱;南部沿海漁業、鹽業、油氣資源豐富,是全國海鹽產量最大的長蘆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唐山還是中國戲曲「五大劇種」之一的評劇的發源地和中國共產主義革命先驅李大釗的故鄉,位於境內遵化市的清東陵為世界文化遺產。
1976年7月28日唐山遭大地震嚴重破壞,整個城市毀於一旦,災情損失世所罕見;震後歷經10年恢復重建,1990年代以來經濟社會發展較快。2017年全市建成區面積500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即7個市轄區)323平方公里,中心城區(包括路南、路北、開平、豐南)175平方公里;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6890.0億元,位居河北省第1位。先後獲得聯合國人居榮譽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1991年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城市運動會,2016年紀念抗震40周年之際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第二十五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十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
                      閱讀詳情
                    

照片

評論

是否要移除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