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Facebook
複製連結
導航
地圖
收藏
介紹
柔佛(馬來語:Johor)是馬來西亞十三個州屬之一,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和北部的彭亨、馬六甲和森美蘭接壤,與新加坡和印尼海上相鄰。新山(馬來語:Johor Bahru)是柔佛的首府與經濟中心,依斯干達城是柔佛的行政中心,麻坡是皇城。柔佛的舊首府位於哥打丁宜的舊柔佛。截至2015年,該州人口達3,553,600人。屬於赤道多雨氣候的柔佛擁有多樣化的熱帶雨林。該州的山脈組成了蒂迪旺沙山脈的一部分,屬於該山脈的金山便是柔佛的最高點。
柔佛在很久以前便開始與扶南交換禮物。扶南王國滅亡後,柔佛的不少沿岸地區便落入了暹羅以及後來的滿者伯夷的手中。數十年後,馬六甲蘇丹王朝建立,伊斯蘭教迅速地在整個馬來群島傳播。馬六甲王朝敗給葡萄牙帝國後,馬六甲皇室的後裔逃到柔佛河並建立了柔佛蘇丹王朝。柔佛王國不斷嘗試奪回馬六甲,引發了柔佛王國、葡萄牙和蘇門答臘亞齊之間的三角戰爭。在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抵達馬來半島後,柔佛王國在荷蘭人的幫助下終結了葡萄牙在馬六甲的統治,並且重奪不少位於蘇門答臘的領土。儘管如此,馬六甲依然由荷蘭人控制。其後,柔佛王國發生內部糾紛,不列顛東印度公司(EIC)也將勢力擴張至馬來半島北部。對此感到擔憂的荷蘭人在參與了柔佛王國的內部糾紛並迅速地占領蘇門答臘多個地區後便於英國簽署1824年英荷條約以避免未來出現更多的紛爭。
根據條約內容,雙方以新加坡海峽為界,劃分各自在馬來群島的勢力範圍:英國取得整個馬來半島,而荷蘭則交出荷屬馬六甲並取得英屬明古連以及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位於南部的區域。柔佛王國也隨此分裂為兩個部分,從此再也沒有統一。在英國的統治下,教育發展受到了重視,而柔佛皇室也以英國君主制為基礎進行了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長達三年的馬來亞日佔時期阻礙了柔佛的現代化。二戰後,柔佛被納入馬來亞聯邦,隨後被納入馬來亞聯合邦並在數年後作為聯邦的一部分獨立,並於1963年9月16日和其他州屬、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共同組成馬來西亞。
柔佛具有高度多樣化的種族、語言和文化。柔佛傳統舞蹈雜賓舞聞名。柔佛的最高統治者是柔佛蘇丹,政府首腦是柔佛州務大臣。政府系統大部分源自西敏制,柔佛被劃分為多個縣來管轄。根據1895年的《柔佛憲法》,伊斯蘭教是柔佛的官方宗教,而其它宗教可自由發展。自1914年起,馬來語和英語都是柔佛的官方語言。經濟方面則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
柔佛州現任蘇丹為蘇丹依布拉欣·依斯邁(已故蘇丹馬末·依斯干達之長子),於2010年1月23日上午10時21分,在柔佛大王宮依據1895年《柔佛憲法》宣誓就任蘇丹。自2014年1月1日起,柔佛州公定周休更改為星期五和星期六兩天,然而部分私人企業及學校仍保留星期六和星期日為周休。
閱讀詳情
照片
評論
移除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