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修改建議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大學
地圖
收藏

介紹

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常用縮寫:UC Berkeley或Cal),簡稱柏克萊加大、柏克萊加州大學,又常被譯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是一所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灣區柏克萊市,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柏克萊加大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的創始大學,建立於1868年,眾多機構排名位於全球大學排行前十名,是世界最頂尖的公立大學之一。

柏克萊是美國大學協會的14個創始會員之一,並與美國能源部的三所美國國家實驗室保持緊密聯繫,包括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以及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而許多世界著名的研究機構包括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柏克萊空間科學實驗室也都位於柏克萊。 通過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合作,柏克萊還設置有醫學教學及研究專案。截止2019年10月,柏克萊的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員中共產生了107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三)、14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四)、25位圖靈獎得主(世界第三),其他還包括9位沃爾夫獎得主、45位麥克阿瑟獎得主、20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及19位普立茲獎得主。1930年代,歐內斯特·勞倫斯教授在柏克萊發明了回旋加速器,基於此該校以及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共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第97號元素「鉳(Berkelium)」即是以柏克萊來命名。 1940年代,「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均曾長期擔任柏克萊教授,並在此領導了曼哈頓計劃。 1960年代,柏克萊學生發起的「言論自由運動」、「反越戰運動」等等在美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改變了幾代人對政治和道德的看法。21世紀,柏克萊已成為最具創業精神的大學之一,其校友在世界各地創建了大量公司,包括英特爾、蘋果公司、特斯拉汽車、摩根史坦利、軟銀集團、美國國際集團、爛番茄、動視暴雪等等。2018-19年度,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位列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4、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世界第5、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15、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28。 此外,泰晤士高等教育一直將柏克萊列為世界上最具聲望的6所大學之一,而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心(Center for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主辦的世界大學排名中,柏克萊位列世界第6名。柏克萊是培養華人精英的搖籃和聚集地之一,培養了朱棣文、李遠哲兩個華人諾貝爾獎得主,而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莊小威,菲爾茲獎得主、數學家丘成桐,美國NASA前太空人焦立中,孫中山長子、政治家孫科,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HTC創始人王雪紅等也都畢業於柏克萊。知名數學家陳省身、諾貝爾獎得主錢永健、諾貝爾獎得主李政道、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預應力之父林同炎、語言學家趙元任、知名作家張愛玲等等也都曾在柏克萊研究任教。
                      閱讀詳情
                    

照片

+ 2

評論

是否要移除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