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
修改建議

辛巴威

國家
地圖
收藏

介紹

辛巴威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Zimbabwe) 通稱辛巴威,是位於非洲南部的內陸國家,地處尚比西河與林波波河之間,南接南非,西部及西南部與波札那接壤,西北與尚比亞接壤,東部及東北部與莫三比克相鄰,儘管辛巴威與納米比亞無領土接壤,但是在尚比西河河岸兩國僅相隔200餘米相望。辛巴威於1980年4月18日獨立建國,面積39萬平方公里,最大城市和首都為哈拉雷。
辛巴威人口的組成在立國後變化巨大,獨立時總人口690萬,其中約30萬(當時約佔5.5%)是白人統治階級,但因為土地改革政策之後,目前白人出現持續下降的現象,已經僅剩不到數萬人,且多在歐美境外居留並大量移民他國。由於黑人的出生率高,辛巴威人口增至1443萬(2018年),黑人已經占總人口的99%以上,主要有紹納族(占79%)和恩德貝萊族(占17%)兩大民族。
辛巴威有16種官方語言,其中英語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其他主要語言還有修納語和北恩德貝萊語。辛巴威原本是名為羅德西亞的由白人統治的國家,這個名字源自於替英國在這個地區建立殖民地的塞西爾·羅茲,進入20世紀後由伊安·史密斯領導,接受南非政權的援助,展開白人少數統治並抵抗共產游擊隊而知名。羅德西亞因天候宜人,當時的物產多以農產品為主,當時白人農場主因此地富饒,該國有「阿非利加麵包籃」美譽,並建立了歐洲式首都哈拉雷,原名索爾茲伯里,是羅茲在1890年時建立的貿易集散城市,為非洲中部經濟大城之一。在1980年之後白人少數統治被推翻,進入了辛巴威時代,但同時經濟卻遭遇嚴重通貨膨脹,產量已經下跌不足以供養國民的溫飽,今日辛巴威的食品以從外國進口為主,並向南非提供外勞,對於該國二十世紀末以來陷入的經濟困難,官方視殖民是導致辛巴威持續貧窮的主要原因。
                      閱讀詳情
                    

照片

+ 3

評論

是否要移除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