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LINE
分享到 Facebook
複製連結

導航
地圖
收藏
介紹
園區原為桃園農業博覽會場域,於2019年展期結束後轉型成為「新屋農博環境教育園區」,續留之展館有綠色方舟、鼓勵好室、客家茶苑、四國文化、碳索生活館,草本堂等,將各展館設置為主題式展館,以活潑生動導覽解說及DIY體驗活動等,讓民眾在過程中有寓教於樂體驗樂趣。
綠色方舟-以介紹環保科技、綠色運輸、綠色能源、能源再生、永續經營為主軸,透過導覽解說及DIY體驗,讓民眾淺顯易懂了解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二手物品再利用、食物零廢棄、減塑使生活更美好。
客家茶苑-以介紹客家茶為主軸,藉由展品、影音、書籍等傳遞茶多元文化,並加入小綠葉蟬體感遊戲及復育螢火蟲自然保育內容,讓民眾除了解製茶流程及自然農法栽培的茶葉與自然生態間如何彼此互利共生,並兼顧環境友善及生態保護。
草本堂-以生活中的植物為主題,打造簡約舒適居家生活環境區域,放置可食用性及乾燥保存中草藥及香草植物,供民眾體驗及認識,並透過聞香瓶加深味道記憶,讓進入參觀者有紓解心情、放鬆身心的氛圍。
鼓勵好室-規劃以形似花草教堂打造留言牆及特色網美牆,以吸引年輕人拍照及留下美麗的足跡,搭配葉片外型肥肥厚葉、顏色及種類豐富多變、討喜外型的多肉植物,營造出甜美、可愛、充滿粉紅泡泡的放閃專屬區域。
四國文化-以海島藝廊為策展主軸,介紹桃園四大海岸亮點、展出海岸廢棄物攝影作品,喚醒大家對海洋保護及環保議題的關注與重視。
碳索生活館-主要傳遞「碳」與生活間的關係,體驗減碳概念及新的生活型態,瞭解世界各種環境問題、碳循環等關係,都與自身的行為息息相關,讓民眾感受到碳排放及污染的嚴重性,進而(化為行動)從生活習慣中改變行為,減少碳的排放、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等。
除了主題式展館外,園區9公頃面積內設置有裝置藝術、太陽能板建築、景觀生態池、公共開放空間等,園區打造兼具生態公園、休閒、遊憩等多功能環境教育場域,期望扎根環境意識在民眾的生活當中。
閱讀詳情
照片
評論
移除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