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慈祐宮
修改建議

松山慈祐宮

寺廟
地圖
收藏

介紹

松山慈祐宮,舊稱錫口媽祖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松山區慈祐里、饒河街夜市旁的媽祖廟,其媽祖稱為「松山媽祖」,為今涵蓋松山、信義、大安、南港、內湖的錫口十三街庄的信仰中心。

廟方宮誌記載行腳僧林守義在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堪輿當地後,選定坐北向南、前望四獸山、背有河川的現址興建此廟。乾隆廿二年(1757年),廟宇完工並取名為「錫口媽祖宮」。後來配合地名改制更名為「松山慈祐宮」,當地街道也以慈祐宮來擴展。慈祐宮後方原為基隆河畔的港口,船隻經過這裡下達淡水港,或上溯基隆河到汐止。松山車站建立前,挑夫會在此廟前等船送運,再由人走陸運來往艋舺,以爭取時效,因而繁華一時。

慈祐宮建築格局方正,呈回字型。曾經多次重修,到1915年又禮聘福州名匠全面改建,1937年接續重修,而有今廟宇外貌。廟殿為三川五門三進,龍門曰「左輔」,虎門稱「右弼」。正殿為三層重簷。簷下垂花雕刻精美,斗拱都作成網目式,色彩華麗,又安金箔。中門兩側有嘉慶年間雕刻的石獅子,呈現雄獅張嘴與母獅閉嘴的傳統,與石龍柱採用內枝外葉雕法。鐘鼓樓上以歷史典故為戲碼,像觀音普渡眾生、飛天財神送寶、媽祖、千里眼、順風耳等交趾陶為林添木徒弟葉星佑製作。
                      閱讀詳情
                    
臺北市松山區慈祐里八德路四段761號

照片

評論

是否要移除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