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連棟位於迪化街一段348至366號(靠近臺北橋邊)共10棟巴洛克式建築,為日據時代用紅磚塊建造之2樓房屋,於1912年完成,此區位置近淡水碼頭水門,收成後的稻穀利用河運送到橋頭的碾米廠,臺北橋是聯絡大稻埕及三重埔的門戶,因地利之便逐漸結市形成碾米廠聚落。
十連棟房屋係由六大商號組成,為五家碾米廠連瑞利、振豐、晉春、春發、林源益及一家縫衣工廠森元洋線。十連棟多數碾米廠在中日戰爭前,大都轉型從事其他產業,如豆製品工廠、印刷廠甚至是柑仔店,除了沈家森元洋線工廠搬遷至龜山持續營業,其餘五大商號的碾米廠最後都歇業了。約1980年代,人口往臺北東區遷移及發展,西區逐漸落寞,十連棟街屋便閒置出來,直到改建大樓時,六大家族決定保留街屋的第一進,以紀念祖先開創事業的過往,將十連棟的故事保存下來。
閱讀詳情